教学视导组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按 语】本期《教务简讯》全文刊发学校教学视导组常务副组长余克庆老师执笔撰写的视导组学期工作总结。该总结不仅概括了视导组一学期所做的工作,更集各位视导员工作体会之大成,对学校教学建设与整改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重点改进建议。这些思考与建议既切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又反映了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建议各教学单位和有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教学整改工作中加以研究、改进。
本学期教学视导组的中心工作是协助学校及院系做好评估各阶段的有关工作。工作面大量多,要求严格紧急。为了学校能顺利通过评估,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全体视导员尽心尽力地协助学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参与迎评工作
视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在迎评的各阶段发挥着特殊作用。除坚持常规的听课制度外,相继参与了多方面的工作:①院(系)迎评材料准备工作及新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检查;②全校本科课堂教学情况全面检查;③清理院(系)迎评材料;④仿真评估;⑤实验室工作检查与实验技能测试;⑥多媒体教学比赛评比;⑦试卷与毕业论文质量抽查;⑧全校学风状况调查研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均认真负责,尽心尽力。
本学期视导组日常听课共510人次,人均43次,重点是青年教师的课、公共课和实验课。参与全校本科课堂教学情况全面检查,人均听课20次,有的视导员听课面覆盖所在学院的每位任课教师及每一门课;针对全校公共课、实验课等薄弱环节专门组织了听课和检查,先后对物电、化材和生科院各3个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推荐了先进、促进了整改;相继对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教师口语、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技术概论、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及体育等公共课进行了课堂教学检查并及时提出建议。
二、积极思考整改工作
评估是手段,整改是目的。相对迎评而言,整改任务更加艰巨。就视导员的视角,我们关注着下列问题,以期通过整改有所成效。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动摇
迎评第一效应是使全日制本科教学工作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中心,成为各部门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中心”和“焦点”是否会慢慢转移?我们期盼这个“中心”能保持,因为这是任何学校永远的中心。
2、将视线逐步转移到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来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集中表现的舞台,无疑是重要的,但没有台下十年功则不会有台上一分钟。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子系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这个大系统的基础,也是教学质量优质稳定的基础。
3、提高实验课的开设质量
实验是验证更是探索真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从我们对相关院(系)实验室状况的了解,我们认为实验设备已大大改善,但部分实验员、实验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要改革实验室和实验课的管理制度,更新实验课观念。
4、重视公共课的建设
公共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大学英语外,其他公共课的地位往往被忽视,虽规定了必要的学时,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效果不佳,成为学生平时逃课、考试违规的重灾区,学生不重视,教师不起劲,自然效果不会好。我们发现,这有学生对公共课的认识问题,也有老师教学效果问题。老师教学效果好,教学形式新颖,还是受学生欢迎的。我们建议精选授课教师,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改变教学形式,扩大教学班规模,如以精彩的专题讲座、具体生动的报告、切身体验的社会实践等来活跃公共课的教学,讲求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5、科学地看待多媒体与双语教学
教学建设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数量体现。我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初具规模,开课数量也较为可观,可以说已由感性试探期进入理性整合期,此间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课件,也出现了一些难免的偏差。是否可考虑进行扶正纠偏,整合优化,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坚持手段为目的服务的原则,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双语教学是我校薄弱环节,应鼓励和扶植,但不能盲目追求数量,也不能将双语教学概念化,产生畏惧。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基础课,学生的业务基础未建立,外语能力也较差,不宜开展双语教学。事实上,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本来就不差,采用外文教材未必达到引进先进前沿知识的效果。对高年级的选修课可鼓励采用双语教学,以接触先进前沿的科学知识,拓展视野。
6、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职称学历结构上发生了根本变化,涌现了不少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但就教师队伍整体而言,水平并不理想。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可否考虑对部分热心教学而又不得其法的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摸索期;对部分善研不善教的教师,实事求是地用其所长,不要赶鸭上架,造成师生双亏;少数对教学不敬业,误人子弟的教师可让其从事其他工作。退休老教师也是可适当开发利用的资源。
7、积极推进学风建设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学风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迎评初期,学风令人担忧,上课迟到、讲话和打瞌睡已司空见惯,欠文明的言行举止也随处可见。但进入迎评期却表现出超常的精神状态,而评估结束又出现一些反弹。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湖大的学风是可以抓得好的,问题在于怎么抓,是否坚持长抓不懈。事实证明,用心不断地制造兴奋点,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使之成为自觉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有的学校实行专职辅导员制(按年级设置),推行“学长计划”(以老带新),建校友成就及校史室等等,可以借鉴。
三、几点建议
1、关于教材。教材选用较乱,缺乏审定的程序。有的课,尤其是选修课,始终无教材的有之;有的课,如两课教材由上级行政部门指定,质次价高,教师也不认同;有的课上届教师定书下届教师不用但学生得买;有的为评职称或自销需要,指定教材等等。是否应由相关部门把关,经过一定的程序审定,以保证教材质量。
2、关于教学。教书育人起码应体现在维护课堂纪律,但不少青年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教研室的行政职能比教研职能强,大部分教研室少管教,根本不管研;教学辅导难以落实,自教自辅流于形式。是否应重申和检查各自职责。
3、关于教室。多媒体教室屏幕移动后,黑板由“写不成”变成“看不见”;部分麦克风固定在操作台与教师走动不匹配,造成声音时大时小;马路噪声干扰对部分教室影响严重。事情虽小,但关系到课堂效果,可否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予以改善。
(执笔人:余克庆)
*********************************
根据《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的要求, 2月19—20日,教务处组织校内有关专家对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部分课程的考试命题与评卷质量进行了集中检查。此次检查共随机抽查了涉及13个院(系)、45个专业的68门课程(其中必修课57门,选修课11门),试卷1020份,抽查课程占全校考试门次的5%,抽查教师占全校任课教师人数的8%。
在抽查的68门课程中,命题及评卷质量、课程档案建设等综合评价为85分以上的有37门、75—84分的有24门,分别占抽查课程的54.4%和35.3%;在单项评价指标中,命题质量较好(≥ 90分 )的有13门,占抽查课程的19.1%;评卷质量较好(≥ 90分 )的有17门,占抽查课程的25%。
从此次抽查情况看,命题、评卷、试卷打印、课程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质量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外语学院、法学院、物电学院、哲学系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试题、参考答案缺乏严格的审核程序;部分课程的试题题型偏少,覆盖面不够;平时成绩记载不全,执行评分标准不统一;17门课程得分统计出错,占抽查课程的25%;非试卷考核形式(论文、考查、技术考核等)的课程档案不齐全,无考核方案及评分内容说明等。
为了提高课程考试环节质量,对此次抽查中发现问题较严重和问题较多的任课教师,报请学校研究后将给予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