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课程考试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情况通报
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加强课程考核的质量监控,教务处聘请35位有关学科专业教师于3月13至14日对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档案所规定的授课计划,课程考核(考试、考查)报告单,A、B两套考试试题或考查项目内容与要求,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卷面成绩统计分析表,课程考核成绩记分册,新开课程的课程简介,平时成绩记载,学生答卷(或课程小论文等),前两届相同课程A、B试卷及参考答案等材料。本着求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检查中所反映出来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和部分评价结论不甚明确的地方,教务处随后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复核,以确保检查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此次抽查的课程占学期开设课程总数的5%,其中3%由教务处随机抽取,2%由学院自行推荐报送。按照被抽课程记分册学生名单顺序,每门课程取前5名、后10名共15份试卷(学生人数不足15人的课程则报送全部试卷)。此次共抽查试卷约870份,涉及全校15个学院的58门本科课程(其中必修课37门,专选课18门,公选课3门)。
检查结果表明,各学院加强了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工作的管理,整个考评工作规范科学,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质量有所提高。大部分课程命题方式灵活,立意较新,题型多样,表述严谨,重点突出,覆盖面广,题量适度,难易适当。大部分教师评卷认真,标识清楚,标准一致,少见记分、计分、登分差错。成绩记载明确,课程档案齐备。被抽查的58门课程中,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质量综合评价达到“优秀”的28门、“良好”的27门,分别占被抽查课程的48%和47%,“良好”及以上等级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有3门课程的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质量评价等级被定为“合格”。所抽查的58门课程中,4门课程的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质量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通过检查了解到,课程考核的命题、阅卷、建档等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试题质量。
少数试题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方面把握不当,难以全面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业水平。(1)13门课程的A、B卷或应往届试卷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现象,重复度问题依然严重。其中3门课程试卷命题重复率高:资环学院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考试试卷与2006—2007学年度第2学期A卷重复49分;备用试卷与2006—2007学年度第2学期B卷重复75分。材料学院开设的《材料物理学》课程,考试试卷与备用试卷重复15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A卷重复38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B卷重复41分;备用试卷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A卷重复27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B卷重复37分。《复合材料》课程,考试试卷与备用试卷重复12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A卷重复11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B卷重复47分;备用试卷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A卷重复52分,与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B卷重复14分。(2)就试题的科学性而言,少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加工尚需进一步深入和创新:①少数试题考核方式单一,题型选择不甚适当;知识覆盖面过宽或过窄,参考答案不严谨。如少数应用性较强、宜采用笔试与上机相结合考核方式的课程,没有对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能力测试。政法学院提供的《美学》课程,有些以“简答”题型命制的大问题,不能全面深入的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育学院提供的《公共关系心理学》课程,其“案例分析”题离教学大纲要求相距甚远,公关心理学知识考核变成了社会学问题考核。物电学院提供的《线性代数》课程,试题第一大题第5小题参考答案不严谨,导致评分标准把握不当,涉及11份学生试卷评阅有误。②少数试题难度偏低或偏高,或缺少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如教育学院提供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课程,题目过大,考查内容在规定的120分钟内显得偏多、偏难。物电学院提供的《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课程,试题难度偏低,导致考试高分段学生比重偏大,离正态分布过远。数计学院提供的《初等数论》课程,试题难度偏低,但学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高分段不多,值得深思。化工学院提供的《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试题区分度不明显,难度偏大,卷面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过多(大于40%)。物电学院提供的《大学物理A(下)》课程,应增加相关重要内容的考核,增设综合性、提高性问题。③少数课程试题内容表述不够严谨、准确和恰当,存在遗漏、重复或错别字现象。(3)试卷项目及卷面格式上,还没有完全做到完备无误、规范统一。如资环学院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B卷试题、2006—2007学年度第2学期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均漏填了“学年学期”,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A、B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学生专业年级“地理信息系统2005级”均错填为“地理科学2004级”。体育学院提供的3门《足球》课程,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A卷题头“2007—2008”均误为“2005—2006”。另外,少数课程试卷题间行距过密,没有使用统一模板。
二是试卷评阅。
客观、公正、合理批阅,认真、细心核分,对学生负责,这是试卷评阅的基准。从成绩评定与记载来看,此次计分差错率控制较好,问题主要出在评分标识和评卷标准上。(1)所查全部课程试卷评分、计分等有误的共3门。即文学院提供的《广告创意与策划》课程,有一份试卷得分应是91分,但阅卷教师误计为93分。物电学院提供的《计算机通信网》课程,有一份试卷漏计3分。商学院提供的《基建会计》课程,有一份试卷一个大题的题首分统计有误,但总分计算正确。(2)少数试卷评卷标识不够统一和规范,存在如下问题:评卷一律应使用红色笔,但有阅卷教师使用的是黑色笔。阅卷时使用正分或负分不一致,有正负分数同时出现的现象。等级制与百分制同时使用,显得混乱(专家建议,课程论文以优、良、及格、不及格为评分标准更科学)。正误标识不够明确、规范;无评阅痕迹,或缺少具体得分和扣分标识。题首分未填写;阅卷教师未签名,分数改动处未签名。阅卷不够整洁,有乱写、乱画、涂改现象;对“1”分的记载不够规范,易与划线相混。(3)就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而言,少数试题评分标准过宽,不够具体、合理,可操作性不强,对有多个得分点的题目没有分解或细化出详细的评分细则,直接给出总分。或是评卷过松,前后标准执行不一致,没有严格做到“客观公正,给分有据,宽严适度”。任课教师应制定准确无误的参考答案、具体的答题要求和详细的得分点,以避免评判的随意性。
三是平时成绩与课程建档。
平时成绩是学生学习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平时考核(如:考勤,课堂笔记,小测验,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报告,课堂表现等),并及时记载考核成绩,将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完整地反映出来,以便于课程结束后核定综合成绩,也使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文学院聂远征老师开设的《中外名记者研究》课程,布置的作业有评分标准和批改记录,组织的答辩有答辩标准、教师评语和成绩记录。数计学院黄朝炎老师开设的《常微分方程》课程,考勤完整明晰,作业布置适量,批改记录规范。物电学院肖海波老师所带的2006级通信工程专业《大学物理A(下)》实验课,平时成绩记载详细,评分有据。哲学学院姚才刚老师开设的《中国哲学史(上)》课程,有考勤与课堂讨论,布置的作业有原始材料和批改记录。所抽查的外语学院的5门课程全部布置了作业,并有批改记录。教育学院报送的3门课程,考勤严格,作业有原始材料,批改认真,附有评语。
检查中也发现,少数课程的主讲教师履行课程教学职责不到位,没有做好平时成绩记录,或是平时成绩记载不够齐全、清楚和准确,导致平时成绩给分依据不明。如体育学院提供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无任何平时成绩记载;《足球》课程,平时成绩除考勤外,无任何记载,且所有学生平时成绩无差异。另外,少数课程平时成绩尚可,但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却太差。如商学院提供的《旅游企业管理》课程和化工学院提供的《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期末卷面考试不及格率达40%,优秀率也极低,与其平时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值得反思。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平时成绩考核项目之一,是学生巩固、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任课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渠道。做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工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智力和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检查表明,少数课程的主讲教师督促学生巩固课程学习成效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布置作业,作业无批改,或作业成绩没有显示出区分度。如政法学院提供的《计算机与法律》,化工学院提供的《绿色化学》和《合成化学》,商学院提供的《国际贸易实务》,都没有按照要求布置作业。值得注意的是,所抽查的上学期期中问卷调查学生反映较差的3门公选课,均没有按规定布置作业。各学院应该进一步强化和贯彻《湖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文件精神,敦促任课教师按照学期授课计划布置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及时收交,认真批改,适时评讲,使作业达到预期效果。
成绩记分册是反映学生各项成绩的重要依据。检查中发现,学生考试成绩登录样式五花八门,以致记载方式不统一、不明确。应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成绩核算,制定出专门的学生考核成绩单和各门课程成绩管理办法,在成绩记载与课程建档等教学管理过程中做到规范、统一。
检查显示,少数学院对课程考试与试卷评阅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理上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导致有些课程档案不齐全或缺乏统一规范,有些任课教师出现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未被及时发现、改进。(1)政法学院、生科院、材料学院、艺术学院没有按照要求使用新的课程档案。另外,课程档案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少数课程缺少课程考核报告单、试题、(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或新开课程缺少课程简介。少数课程授课计划层次性不够,章节编排混乱,没有课外辅导等重要环节;授课计划中指定的教材与教材说明中的教材不一致,或是授课计划中的章节名称与考核报告单中的章节名称不一致。少数课程考核报告单填写错误,或是未体现和标明各项成绩在总分中的比例。少数课程考试卷面成绩统计分析表中并无教师评价与分析,或是分析不足信。(2)检查中还发现,由学院自行推荐报送的23门课程试卷中,有18门被查出在试题质量、试卷评阅与课程建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问题较严重的4门课程试卷中,有2门由学院推荐报送,分别为材料学院所提供的《复合材料》课程和物电学院所提供的《线性代数》课程;并且材料学院被抽查的2门课程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这充分暴露出学院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问题所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考试命题与试卷评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极其严肃、细致的工作,对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考试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必须坚持公正、科学、规范、严谨的原则。上述问题反映了少数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学院把关审核不严、管理不善,同时对各类课程考核形式和内容缺乏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各级领导与全体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环节,加强领导,强化监控。在明确考试目标,严格考试过程的同时,根据课程类型和效能,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课程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设计与课程类型相适应、全面体现课程效能的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加强课程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完善多样化、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不断提高考试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以此促进和带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