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工作简讯--第4期(总第108期)
时间:2010-06-04  来源:  供稿人:评估与质量管理办公室   审稿:   浏览:
教学工作简讯--第4期(总第108期)
新闻作者:评估与质量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6-4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工作检查情况通报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科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第911周(42255)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期中检查。本次检查采取学校集中抽查和学院自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召开教师、学生、教学视导员座谈会,查阅授课计划和学生作业,教师自报、学院核查,期中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检查范围包括教学运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建设等常规工作和教风学风、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公开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学等专项内容。513日下午,学校在思齐厅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汇报会,听取各学院教学检查情况汇报,并就具体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全校共开出900门课程,1900个教学班,813位授课教师,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占48.4%。前9周全校16个学院(含楚才学院)共调课73次,其中因教师原因调课53次,因学生原因调课11次,因教学场所原因调课9次;教师因事(病)请假21次,因公差请假52次。本次抽查的1129门次课程中,开展辅导答疑2181次,布置作业4820次(作业批阅量达到100%的课程788门),作业布置、辅导答疑次数和作业批阅量较前都大有提升。前半学期15个学院共组织公开课(含青年教师教学竞赛)153次,学校组织精品课程教学示范课2次,教师参与热情高。从整体上看,各学院教学秩序稳定,教学组织规范,课程安排调度及时到位,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一致,教学异动手续完备,补考、清考、学分清理工作也已顺利完成,总体运行良好。

二、主要措施

1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各学院采取多种举措,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动员和支持学生进行“小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立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哲学学院实施“师生科研一对一”小组计划,建立“教授大讲坛”,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化学化工学院推行“导思、导学、导研、导业”措施,狠抓优秀学生导师制,鼓励课程优秀论文获得者参加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促使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多出成果。外国语学院结合专业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口语比赛、演讲比赛、口译大赛、辩论赛、影视戏剧鉴赏等,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效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

2深入贯彻“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各学院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湖北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教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大对教师履行《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的引导力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人手一份,并请资深教授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做辅导报告;资源环境学院根据学校文件制定“教师公约”,推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学院个别教师出现的教学事故,将“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和“事故认定办法”印制成册,人手一份,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并通过“教学过关”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化学化工学院要求教师严格比照教学环节,研究和讨论“教学工作基本规范”。

3严格教学管理。各学院及时传达学校有关精神,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并注意做好本院教学文件、原始材料的清理归档工作。绝大部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较完备,措施较完善,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商学院建立教学问题纠偏机制,坚持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管理(如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系部教研活动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哲学学院注意教学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教育学院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抓三点带全面”,做好开学初的教学检查、期中检查校正偏差和期末总结反馈,并注意收集学生对老师的建议和老师对学生的反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成立学生“教学质量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加大教学考核在职评工作中的权重,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外国语学院加大对学生选课的宣传、指导和敦促力度,确保教学正常运行。各学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工作,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推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数学院为确保教育教学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在努力稳定已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实习教学渠道,对即将在暑假和下学期进行的实习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

4狠抓辅导答疑。课外作业和辅导是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检查显示,学生课外学习辅导得以加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课型特点和学生特征,及时到位地布置与批改作业。教育学院将教师的课外辅导答疑纳入到年度考核中;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采取“命令式加自愿”课程辅导答疑新方式: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周其中一个组必须参与,其他自愿,教师每周专门留出一个单元时间辅导学生;历史文化学院课外辅导形式多样化,通过QQ、邮件等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

1教风学风。少数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技能不足,投入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不够,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生疏,照本(屏)宣科,教学重点不突出,语言不规范,语音语调不清晰,语速过快,无肢体语言等等,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需要引导和指导。个别教师纪律意识淡漠,两次上课迟到,已构成三级教学事故。本次期中问卷调查以教师教育类课程为主要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总体满意度偏低。期中问卷8项“教学技能”指标得分均处于一般水平,说明教师职业所需的最基本的职业技巧和能力学生的认可度不高。其中最低的是“板书技能”一项,学生表达了希望老师的板书反映教学主要内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文字书写规范、整齐、简洁,与讲解内容结合恰当,重点突出,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等愿望。所调查的7大类课程仅《教师口语》一门处于良好水平,其余6门课程全都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得分最低的是《教育技术概论》, 学生强烈呼吁此门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需彻底改革。教师评价还呈现出同一性和集中化趋向,为学生所欣赏的教师讲授的全部课程能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而少数教学技能匮乏、教学效果长期较差的教师讲授的课程评价均差。同时,多数学院反映,学风建设亟待加强,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比较欠缺,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和课堂纪律差。另外,巨大的考研和就业压力使得毕业班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学生社团活动与学习活动时有冲突,课内外时间的合理利用需正确引导。

2教学管理。从检查所得的统计数据来看,前半学期全校共调课60余次,课程异动较多,应引起重视,加以控制。学生选课依旧是一个难点工作,学生选课数据不全,影响后续教学安排,要强化学生选课意识,加强选课管理。化学化工学院针对专业分流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建议改变招生方式,保证教学规模和教学成本。政法与公共管理等少数学院有些老师未能很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作业布置与批改数量尚需提高。针对目前学校教室紧张、多媒体使用率过高而小班上课(如哲学学院)却要安排在大教室的现状,建议调整教学时间,做到优化使用。多数学院反映,教学楼设备老化严重,实验室建设滞后,导致有些课程目前无法落实。教学设备的增添、更新应及时满足,教学空间的调配应更加科学合理。

3实践教学。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理工类学院反映,实习经费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实习所需;历史文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等反映实习点联系有一定困难,时间也无法保证,存在很多变数。另外,多数学院反映,学生到外地实习或参加招聘,无法与导师定期见面,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四、任务与要求

根据期中教学检查情况和学校工作安排,陈祖兴处长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教风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长期不懈、科学有效、执著努力地工作推动和实践达成。教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环节管理,促进教师履行教学规范,学风建设要重点抓好考风考纪,引导、督促学生重视课内、课外学习。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应有的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加快进度,切实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和规格层次,科学合理地做好课程体系设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刘建平副校长对各学院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抓好教学规范的关键环节,从严治教,从严治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坚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系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按照《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的要求,切实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考试管理方面,严肃考风考纪,深入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严肃查处考试舞弊行为,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严格学习要求,以考风促进学风;在毕业班级教学管理方面,要根据学生准备考研的实际和就业的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克服已出现的突出问题。二是教风学风建设要常抓不懈,将其融入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制度机制上促进、巩固教风学风建设的成果;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风学风建设中的主导意识和引航作用,使教风学风建设内化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为,用心爱学生,用心教学生。三是要在切实贯彻落实学校教风学风建设年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找准抓手,探索有效推进教学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经验。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五个一工程”、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生科院“青年教师教学过关”等都是典型事例。四是要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工程。我校的“质量工程”建设与学校地位还相差甚远,要有危机意识,各学院要用心思考和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特别是要在“教研项目”、“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方面下足功夫,早规划,早建设,快出成果。

201064

相关附件下载
没有相关附件或者已被删除!

版权所有2017湖北大学   联系电话:88663890   电子邮件:jwc@hubu.edu.cn 邮编: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