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科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第9~11周(11月4日至11月17日)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期中检查。本次检查以学院自查为主,通过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发放问卷,访谈,查阅授课计划和学生作业、辅导答疑记录,系部、教研室、班级、教师自报核实等形式进行。检查范围包括教学运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建设等常规工作和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公开课等专项内容。学校则以期中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集中抽查,重点了解教风、学风现状。12月2日上午,学校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会议,听取各学院教学检查情况汇报,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协调和部署。
检查表明,开学以来,整个教学运行基本正常,教学秩序良好。各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和对策。同时,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严格教学管理,推进教学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一、基本情况
1.教学运行及教学观摩
全校调课总计28次,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因教师原因调课19次,因学生原因调课2次,因教学场所原因调课7次。教师原因占绝大多数,多因事假、病假、课程冲突而异动,学生原因主要是其上课时间冲突或未达到规定的开班人数所致,教学场所原因则在于教师对多媒体的需求和教室容量的大小。
前九周教师请假总计109次,其中因事病假请假40次,因公差请假69次。请假因公差居多,导致课程顺延或调换,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需引起注意,加以控制。有1门课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1/4以上,因为该课程任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导致一次课程往后异动,以及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了适当调整。
全校共组织教学观摩活动75次,其中外国语学院组织了25次,体育学院组织了12次,生命科学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期中检查前未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总体来看,各学院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积极,但个别学院尚未给予充分重视,没有注意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带动作用。
2. 任课教师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
此次检查的对象是本学期三年级开设的全部课程的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检查课程共计352门次(文、管类240门次, 理工类112门次),辅导答疑总次数为794(文、管类309次,理工类485次),布置作业总次数为1059(文、管类627次,理工类432次),未布置作业17门次(文、管类8门次,理工类9门次,其中政法学院5门次,教育学院2门次,商学院1门次,资环学院3门次,体育学院6门次)。作业批阅比例为“0%”的共计9门次(文、管类9门次),其中历史文化学院4门次,教育学院2门次,商学院2门次,哲学学院1门次。
总的来看,文、管类课外辅导答疑环节薄弱,前9周平均不足2次(按规定应达4次),必须进一步强化,给予学生学业必要的关心和指导,切实帮助解决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另外,理工类作业布置次数偏少,难以起到有效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文管、理工类都存在某些课程未布置作业的现象,说明少数任课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课程作业的重要意义,必须加以改进。作业批改整体情况较好,但少数文、管类课程没有按时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3. 教风、学风期中问卷调查
本次期中问卷调查配合学校的教风学风建设活动,以“教风、学风”为调查主题,选取三年级和少数其他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计136门,由学院组织相关学生填写问卷,再由教学信息员进行汇总统计,整个过程历时1月有余。
评价表共设10个指标,分为教风、学风两大类。其中教风主要包括师德与教学理念、学术水平、教学技能与课堂管理、作业布置批改与辅导答疑、教学效果等5个方面;学风主要从学生课堂投入或参与程度、参加创新活动(如学术报告会、课题、竞赛等)情况、课外自学(如预习、复习等)情况、课程学习(如考勤、作业、论文、考试等)诚信情况、学习效果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风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教风总体情况优良,全校得分均值为86.44。其中优秀课程38门,良好84门,一般13门,合格1门,良好及以上水平课程占被调查课程总门数的90%。
得分最高的是商学院杨弘老师的《计量经济学专题》课程,得到97.2分,其标准误和标准差仅为0.024和0.388,学生的评价相当接近,高度趋于一致。
得分最低的是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基础与设计》课程,为68.4分,是唯一被评价为 “合格”的课程。数据分析表明,该课程参与评价的学生的代表性好,可靠度高,能很好地反映出该教师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对其评价离散程度较高,多集中或偏向于在“合格”与“不合格”。综合学生对其课程教学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该教师在后续课程教学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授课细致一点,多一些板书,把各个知识点讲清楚,把抽象的知识讲形象,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框架有个系统了解;(2)多拓展些课外知识,多传授一些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3)改进实验课教学,多些理论和例证讲解,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增强学习兴趣;(4)上课多投入精力,多些激情,活跃课堂气氛。
学风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学风总体情况良好,全校得分均值为82.48,逊于教风。其中优秀课程10门,良好90门,一般35门,合格1门。良好及以上水平课程占被调查课程门数的74%,远低于教风的90%;优秀课程门数相比较教风也明显偏少。总体来看,学风状况远远不及教风状况令人满意。
得分最高的是教育学院学习严梅福老师《心理学史》课程的08心理学班级,得到93.2分。得分最低的是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08通信工程专业年级,为67.8分,是唯一的“合格”班级;值得注意的是,其教风得分恰恰也是最低。
综合分析:
数据检验显示,教风、学风各项指标均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值4.22大于3.43)。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指标1(师德与教学理念),表明教师的师德与教学理念得到学生较高程度的认可;得分最低的是指标7(参加创新活动情况),证明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如学术报告会、课题、竞赛等)情况不容乐观,机会较少,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创新环节薄弱。另外,学生课外自学(如预习、复习等)情况得分也较低,在引导和督促学习课外自学方面尚需加强。
尽管同一班级对不同课程的评价结果迥异,但学风得分优秀(前10名)的课程,其教风除顺序稍有变动外,优秀等次非常吻合,即学风优秀的课程,教风全为优秀,教风促学风。反之,教风优秀的课程,其学风一定都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教风带学风。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测算出其相关系数r为0.884,显著性水平p为0.000,教风和学风相关性十分显著。
考察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教风5个指标和学风5个指标各自高相关,表明教学环节和学习过程内部之间关系密切,系统性和依存性强。另外发现,各指标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教学技能与课堂管理”、“作业布置批改与辅导答疑”和“课程学习(如考勤、作业、论文、考试等)诚信情况”有一定的关联,优良的考风源自质量高、效果佳的课堂教学和切实到位的作业、辅导;而“教学效果”几乎影响着整个学风状态(创新活动、课外自学、诚信、学习效果)。
概言之,教风学风得分高的课程,一般具有下列典型特征:任课教师为人师表,学识渊博,言传身教,引人入胜;内容丰富,注重前沿拓展;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积极;授课方式新颖,逻辑性和条理性强,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密切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注重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业详实,并给予热情的辅导答疑。反观得分较低的课程,多在于任课教师精神不振,语速过快,声音太小;照本宣科,杂乱无章,主次不分、重点不明;课堂氛围沉闷,交流匮乏,枯燥机械呆板,抽象深奥僵化;缺乏实践训练,疏于课堂管理;作业偏少、练习不足,批改不够认真仔细,点评讲解不到位,辅导答疑未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经费与教学条件
多数学院反映,实习、实验经费太少,无法支撑正常的教学运转,建议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实习、实验经费。教室安排或室内设备满足不了教学所需,如教室资源不足、开放时间不合理、多媒体教室偏少等。档案、外语等技术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实验设备老化,不配套,不齐全,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艺术学院实验室建设未落实到位,影响到某些课程的正常进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没有完全对学生开放,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受到影响。应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完善场馆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为师生提供“一流”的教学设施服务。
2.教学管理与教学状态评估
公共课特别是“大学英语”和“两课”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相当大。要加强教学协调,开发和优化教务管理系统,统一课程安排与管理。针对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积极整改,稳步推进教学工作向前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真正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3.实习与学科竞赛
部分师范专业不打算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实习表现不好,不利于今后的实习基地建设。部分分散实习的学生没有完全执行实习计划,实习流于形式。应优化“国培计划”,成立教师教育中心,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要进一步统筹竞赛活动,加大竞赛支持和资助力度。
4.学风
学生上课迟到的人数仍然较多,需进一步严格考勤管理。受到考研、找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班学生到课率较低,毕业论文撰写积极性不高。要督促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在学生就业、考研上给予积极指导,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开展。
三、任务与要求
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必须从严控制教学异动和教师请假次数,着力启动评学工作;合理安排课程和调配师资,建立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强化作业布置与批改,落实课外辅导答疑。
刘建平副校长强调,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克服困难,着眼长远,转换思路,沟通引导,密切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教学状态评估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贯彻全过程的实践育人体系,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逐步更新教学设施,加大教学投入和支持力度;要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适合毕业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刘校长要求,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对检查中反映出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研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想方设法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确保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教务处
2010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