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已结束。此次评教涉及15个学院的747名教师、1399课次。在被评的747名教师中,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优、良、合格评价的分别为:22.6%、75.6%、1.8%。学生评价平均分较高的学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4.55)和哲学系(84.02),优秀率较高的学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8.1%)、商学院(35.8%)和哲学学院(33.3%)。
◆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同行教师及管理人员听课情况统计
单位名称 |
听课人次 |
单位名称 |
听课人次 |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29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64 |
外国语学院 |
58 |
资源环境学院 |
16 |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
52 |
历史文化学院 |
13 |
生命科学学院 |
24 |
商学院 |
115 |
体育学院 |
30 |
艺术学院 |
30 |
教育学院 |
102 |
化学化工学院 |
1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7 |
文学院 |
9 |
哲学学院 |
26 |
校教学视导组 |
593 |
机关 |
107 |
|
|
◆ 我校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历时八天,于2月4日顺利结束。本次考试共设考场1116个,派出监考人员2276人次,参加考试学生达50387人次,其中违规学生9人。根据期末考试工作部署,除校领导、教务处工作人员、各学院领导巡视考场外,继续聘请了教学视导组成员对所有考场进行整场定点巡视,并对监考教师履行职责、考场安排、领导巡视、考风考纪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与评估。
校教学视导全体成员对本次考试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本次考试考前准备工作充分,考场和座位编排合理有序,试卷从制作、管理到分发等各个环节有条不紊;考风严谨,学生的考试诚信度有了大的提高;监考人员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考场秩序井然;校院系各级领导巡视考场,体现了对考生和监考人员的人文关怀。本学期期末考试所营出的这种良好的考试氛围,反映了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可贵精神面貌,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的全面折射。
◆ 申请于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换专业学习的学生学业审查与考核工作于目前结束,159名学生获准转入新的专业学习。
◆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2004-2006级)修读课程学分的清理工作已完成,共有354名学生未修满该学期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为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务处对这些学生提出了学业警示。
* ***********************************
◆ 2月12日和3月3日教务处组织有关教授就“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目标系统构建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并讨论了《湖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纲要》研究提纲草案。
◆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论证工作于上学期展开。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于寒假启动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试制工作,计划经进一步论证并完善后,全面启动此项工作。
* ***********************************
教学视导组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按 语】我校教学视导组常务副组长余克庆老师近日执笔撰写了该学期视导组工作总结。该总结不仅概括了视导组该学期所开展的工作,描述了课堂教学基本状况,更集各位视导员工作体会之大成,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理性分析并重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这些思考与建议客观务实,既切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又反映了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本期《教务简讯》予以刊发,意在提请各教学单位和有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研究、改进。
本学期围绕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总目标,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了视导工作:一是积极推动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更上一层楼;二是重点考察实验课教学状况,努力改进和完善实验课教学。本学期共听课593门次,总体印象是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运行规范,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实验课教学得到高度重视,年轻教师初步成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正由任务型向研究型转化
本学期各院系都针对不同的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商学院、数计学院组织了旨在规范教学程序的公开课,化工学院推出了推进实验课教学的示范课,体育学院拿出了针对众多授众参与的拉丁舞教学及以体育成绩考核改革为特色的观摩课,材料学院打造了以培育青年教师为目的的观摩课。这些不同类型的公开课的出现,标志着我校本科教学正由“完成任务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化,为创造一流本科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实验课教学重视度明显提高
评估前,我们对全校实验教学的情况作过一次专门考察,情况不甚理想。从实验设备到教学场地,从教师的教学指导到学生的基本操作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当时我们推出了好的样板,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引起了一次小的震动。本学期,我们先后考察了生科、物电、化工、资环及材料等学院的实验课教学,情况有所改观,实验仪器设备有了更新和完善,实验场地有所扩容,教师指导认真到位,学生学习也较积极主动。化工学院还专题讨论并制定了一套从实验指导到质量考核的办法,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在研讨中,大家认为,我校基础实验教学需要更新理念,要加强对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验证性走向创新型;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室应加快建设步伐和力度。目前,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及先进贵重仪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亦然存在,实验场地仍显不足,实验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是创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石应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三、切实帮扶年轻教师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通过培养与引进,大批新生力量充实进了我校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工作的需要,众多青年教师直接走上讲台,挑起了教学的重担。他们业务基础好,工作热情也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是众所周知的。切实帮扶他们,使其尽快度过教学关,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青年教师教学效果较好的数计学院和外语学院看,他们在踏上教学岗位之前,一般都有过家教或参与教学培训的经历,易于向正规教学过渡,有的还很受学生欢迎。相比之下,有些无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就显得勉为其难。究其症结所在,一般是教不得法。在当前我校年轻教师已挑大梁的情况下,切实帮扶年轻教师闯过教学关已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数计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研讨班”、哲学系具体帮扶的经验、材料学院重点扶植的作法都值得借鉴和效仿。总之,对青年教师的帮扶不能老停留在议论阶段,而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中。
四、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1.外教的正常管理。本学期所聘用的12位外教,上课大多无授课计划,难以掌握他们的教学进度及安排,各学院跟他们也无直接的联系,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为提高聘用效益和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对外教的管理工作。
2.关注资环学院的教学。从期中教学检查情况看,在全校授课教师中学生反应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该院较多,且基本符合实际。表现为备课不充分,讲授不得法,重点不突出,与学生缺乏沟通,学生反映强烈。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对该院的“研究教学型”定位的片面理解有关,同时也与该院对教学管理不力有关。应引起学校关注。
3.公选课筛选要把关,教学过程需监管。校公选课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负有重大责任,必须从严筛选;对课堂教学本身也需要跟踪监管,不能让公选课成为混工分、捞学分的对象。教学内容贫乏,教学纪律松懈,成绩考核随意的现象再也不能存在。
4.精品课应发挥“精品”效应。全校各级精品课程有十余门之多,除了有些硬性条件外,不少精品课程从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上品不出“精品”的味道,起不到榜样的作用。精品课程的申报是必要的,但切实发挥“精品”的作用更为重要,应加强后期建设,使之名副其实。(执笔人:余克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