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类 >> 正文
湖北大学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时间:2017-11-08  来源:  供稿人:   审稿:李其锋   浏览:

校党字﹝2017﹞12号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根据《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结合湖北大学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学校办学思路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改革;建立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相匹配的人才质量观和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

以高等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规律为指导,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为核心,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改革、国际化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实施方案

(一)实施"按需招生、按类培养、两次分流、弹性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需招生",即根据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优化专业结构,实施动态调整,按需确定每年招生的专业及人数。

"按类培养",以通识教育学院为平台,实施通识教育“奠基计划”。实行高考大类招生、大一大类培养、大二专业分流的培养方式。学生按照人文社科类、理工类、经济管理类等大类入校接受教育培养,一年后再根据意愿及成绩分流到相关专业学习。搭建由公共必修课、大类基础平台课、新生研讨课、通识选修课、暑期实习实践等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效,为更高年级的学习起到奠基作用。

"两次分流",为本科生提供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允许本科生一年级末自愿申请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包括本学院所属专业),通过申请转入学院的考核,符合条件者,转入新专业学习;允许本科生二年级末在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所在一级学科内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符合条件者,可以申请转一次专业。

"弹性学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成绩优秀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但是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可以申请结业,结业后一年内可以申请返校修读课程并完成考核及论文答辩,符合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弹性学制一般不超过6年。因创业申请休学的学生,其最长学习年限可以再延长一年。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以国家文、理科基地班和楚才学院为核心基地,以优势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研究型”的原则,实行全程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推行小班授课、讨论式教学、游学制,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学习研究方法先进、人文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优质研究生教育计划。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师资队伍水平优质、生源质量优质、培养过程优质、创新能力优质、就业质量优质、社会服务能力优质的“6优”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十年树人计划”,实行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模式,通过修订培养方案,组建导师团队,将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实现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全程贯通培养。

构建创新性综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统筹优化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培养方案,有机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的结构与系统,进行课程融合、重组、渗透与贯通,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实行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加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度,强调课程的前沿性,增加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进入导师课题组和实验室,其部分课程可以以自学的形式完成,部分课程经导师同意可以免修。

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积极开设双语或全英语课程,利用湖北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和导师的国外合作关系,推荐或派送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进行海外游学、访问交流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生“卓越主体培育计划”。在巩固和扩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广泛实施“学生自育工程”的基础上,遴选部分优秀学子参与“卓越主体培育计划”,调动各方面有利资源,开展各类培训培养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和谐发展,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优良思想品德、健康积极心态、民主法治意识、团队协调观念、实践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全球视野,造就一批具有成为学术界、政界、教育界、企业界领军人物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能力为本、注重应用、面向行业、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特质和学生特点,实施学生分段、分类培养。在本科阶段实行1+2+1培养方式,即1年的通识大类培养,2年的专业素质培养,1年就业技能或本硕衔接培养,并根据学生意愿分成学术型、管理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等不同类别,制订不同培养方案,完善弹性学制和学年学分制,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推行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成绩脱钩试点,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

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班为依托,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工作者”和“卓越法律人才”等特色教育培养计划,以应用为导向,融合卓越工程师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着力培养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多途径选材,全方位培养,动态化管理;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校校、校地、校企、校院联合培养,强化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实践;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在各培养环节中的作用,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强化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突出产学结合、职业导向,服务市场需求。

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打造楚才学院人才复合培养特色,大力推进主辅修、双学位工作,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相互协调、合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探索在本科生中采用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和跨培养单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交叉培养人才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和支持本科生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探索在研究生中推行“三跨”(跨学科、跨学院、跨培养单位)培养机制改革,支持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通过构建跨学科综合教育模式,实现宽口径专业交叉,推进学科内涵建设,通过交叉知识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创新性思维得到锻炼,从而提升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创新创业“扬帆计划”。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理念。建立并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参与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兼互聘,双向流动,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共建与区域产学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结合学校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园的建设,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实现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向创业孵化项目转化,为学生创业提供“拎包入驻”一站式服务。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继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积极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校全日制教育专业目录,有选择地设置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推行远程网络教学。积极探索学习成果运用,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含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自学考试学习成果的互认。

(四)建立学科专业评估制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办学水平

坚持“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拓宽培养口径、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培育、增设新兴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推进学科专业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文理等传统基础学科建设,巩固提高现有优势专业和涉及学科支撑作用的基础专业,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湖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建设和培育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适度发展学校空白专业,最终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应用学科为主体,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以教师教育、应用文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旅游等与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建立学位点、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学位点、专业准入与退出制度,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局面。推进专业优化设置及整合,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对社会需求量大、生源状况好、就业形势佳的学位点、专业要做大,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学位点、专业要做强;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对某些建设不力、办学质量低及学生报考率过低、就业困难的学位点、专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力则采取减少计划、隔年招生直至停招。保证学位点、专业总量基本稳定。

开展传统师范专业改造。保持和发展我校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的优势,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方向转变,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促进教师教育专门化,建立融入学科体系内的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传统专业的新发展。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教师专业化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教师的职业需要和专业化发展需要,为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实施新兴特色专业建设计划。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优选一批学科实力雄厚、教学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的专业,加大投入,优先发展,着力加强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条件建设,使其各项指标达到品牌特色专业评估指标的优秀评价标准,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优于全国同类高校相同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并且集成有效经验和成果,形成相关专业参考的典范,以点带面,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五)加强课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课程的模块化设计

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内在需要,不断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着力建设核心课程、通识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及实践课程,强化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需求,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增设研讨课程、项目专题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搭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重视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实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兼顾、基础与专业并存,在“宽、厚”的基础上实现“专、尖”。

专业课程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和支撑教学环节,构建以知识、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形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开设具有专业方向特色,贴近市场需求,实用性较强的模块课程,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构建大专业的通识课程体系,不断提升通识教育水平和课程质量。将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心理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职业发展与指导等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鼓励红色革命基地现场教学、法律案件审理旁听、社会热点分析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在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发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通识教育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原有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梳理和改革,重新设计人文素质类、科学素质类、艺体素质类、综合素质类四个模块,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质素质课程,推进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多角度、多层次上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慕课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成果,大力实施慕课建设,推动我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按照建设一批,转换一批,购买一批和共享一批课程建设思路,搭建学校慕课课程平台体系。组建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慕课建设提供技术和条件保障。积极发挥省属高校排头兵作用,实行“建课程、搭平台、组联盟”的三步走策略,牵头成立湖北省省属高校UOOC联盟,整合省属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探索省属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的有效途径。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实施“专业技能”为主线的“三四四”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实验、园区实训、企业实习三类实践教学点;建立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综合训练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四个实践教学层次;提升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项实践能力。二是专业技能训练进课堂。除了一般的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专业技能开设对应训练课程,保证专业技能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如师范类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写字课、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训练课程。三是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目标,深度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建立个案分析、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性开放实践课程体系,在理工科类专业中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的专业实验课和设计课的比例,并将分散在各课程的实验、实践项目进行整合归类,实现实验课课程化。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共建实践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搭建实践课程实施平台,推进湖北大学综合实训中心建设,巩固现有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优质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

强化教育质量管理。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的作用,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落实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党政领导干部听课、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各学院教学工作状态的监控,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年度报告。切实落实教风学风建设的相关文件,形成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优良教风与学风。

(六)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授课方式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对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课程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奖励,逐步增加实现教学方式改革的课程比例。

实践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结合课程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训练,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贯穿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推进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型精密实验仪器向本科生开放,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寓教于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校企互兼互聘,双向流动,通过“内配外引、专兼结合”,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专业技能训练进课堂。以孔子学院为依托,拓展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服务等国际合作项目,构建优秀本科生、研究生海外实习与志愿服务机制。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改革传统本科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灵活、多样、开放的考核评价体系。(1)在评价内容上突出针对性、评价主体上坚持多元化。评价内容方面,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化的评价,考察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评价主体方面坚持多元化,实现政府、企业、学校评价的三位一体,体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职前与职后相结合,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系统考评。(2)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评价结果上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在评价过程方面,既要考虑最终静态的教学结果,又要关注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评价结果上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的教学热情。

推进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进一步完善教研管理体制,在课题申报、团队组建、经费支持方面加大力度,精心打造和扶持若干立项级别高、研究过程实、教研成效大,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标志性教研成果。实施重大项目委托研究与招标制度,积极引入校外智力资源,共同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及应用。

构建教师教学荣誉和激励体系:启动实施“湖北大学教师教学特殊业绩津贴制度”,对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等建设项目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及教学获奖、发表教研论文、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进行特殊的一次性奖励。扩大“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学名师”等奖励的范围和力度,设立“教学特别成就奖”,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职工多出高水平教学成果,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教学积极性,积极投身本科、研究生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去。

(七)改革招生选拔方式,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和人才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推进招生选拔方式改革。探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有可行性的高考招生方式改革,建立基于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选拔方式,拓展优质生源。大力推行基于优质生源基地和互联网的招生宣传形式,拓展招生宣传对象至高中所有年级,甚至更低年级的潜在生源对象。积极争取专业大类自主招生,进一步整合优势专业资源,增强全校优势专业对考生的整体吸引力。探索建立以提高生源质量和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设立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博士招生以“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和“申请-审核”为主,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完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综合考虑学科性质、生源质量、培养条件、就业质量、科研实力、师资队伍等因素,建立与办学目标、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逐步建立与办学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招生指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办学质量进行招生计划配置的动态调整,促进学院做好学科专业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完善用人单位联系、毕业生社会贡献评价、就业质量三方评价等制度,以就业创业信息网、校友会等为抓手,加强毕业生信息采集、统计和分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提供依据。发挥就业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系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

(八)树立国际化意识,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

“学生全球视野拓展”工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引入课程、教材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开设旨在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课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不断改革和探索,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积极实施大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加强与海外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拓展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实践、短期社团文化交流、国际竞赛等各类项目,加大学生访学和留学力度。设立留学专项资金,大力推进研究生参加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会议、短期访学等项目,重点选送优秀博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途径的学生海外访学经历工作体系。

构建国际化的特色课程体系,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重视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专业性的同时,对课程的结构进行改革,开设多种国际性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国际关系以及关于国外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开阔眼界,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积极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改善国际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培养国际学生的能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开展学术研究。尝试开展中外学生同堂上课,提升国际学生的认同感。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层次项目,重点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报。通过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效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培养一批双语或外语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有效的措施和机制,丰富教工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海外经历,注重教育背景多元化,制定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辅导员海外培训计划”等措施,使我校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中具有境外经历的人员比例2020年提高至80%。着力面向海外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各种灵活的形式吸引一批优秀的外籍教师到学校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评价体系。

实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在新生中遴选30-60人,进行国际化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组织人才、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人才。

加强国际化教育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校园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引进吸纳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增加双语(全英语)教学课程门数。积极举办国际名师讲座、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三、条件保障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改革规划作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大力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得以落实。

机制保障。以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模式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成立湖北大学人才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综合设计,统筹改革方案的实施,协调改革中的各种关系,解决改革中的各类问题。探索和完善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教学管理权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院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制定实施《湖北大学“十年树人”计划实施方案》、《湖北大学教师教学特殊业绩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政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强化教学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教师教学奖励、学生实践创新培养等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师资保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把人才培养和教师岗位设置、聘用、考核、晋升有机联系起来,在聘任高级职务时向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切实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教学名师、课程责任教授的引领作用,完善教研室、课程或课题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促进教师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深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职责,实现教师职业培训常态化和制度化,造就一批教学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的质量与责任意识。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实施学位授权点责任教授负责制。建立动态调整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实施评聘分离。建立科学的导师评价与考核体系,对导师的学术道德、学术成就、培养能力、履职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

财力保障。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不断加大教学软、硬件建设,加强对实践教学、图书资料、实验装备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学校经费优先满足教学需要,“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经费投入用于本科、研究生教学改革和湖北大学教师教学特殊业绩津。进一步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实践创新训练等项目经费投入力度,保证课程、专业、教学研究项目等教学改革经费需求。建立并完善经费项目目标考核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确保教学经费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有效性,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督导保障。建立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学院协同、师生参与的督导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制度的落实,促进各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根本任务,通过“督教、督学、督管”,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做出应对之策,确保教学秩序的持续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员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使督导员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检查、指导和督促改革方案的各项目标贯彻落实。


版权所有2017湖北大学   联系电话:88663890   电子邮件:jwc@hubu.edu.cn 邮编: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