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类 >> 正文
湖北大学“十三五”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时间:2017-11-08  来源:  供稿人:   审稿:李其锋   浏览:

校发规字﹝2017﹞3号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学校的首要职责。“十二五”以来,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才培养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发展呈现出新态势,质量实现了新提升,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

一是发展方式进入内生增长期。“十二五”期间,本科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从2010年的1.4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77万人,增长20.4%;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2%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从2010年的3 440人增加到2015年的4 762人,增长38.4%;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 250人增加到2015年的527人,占当年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从2010年的25.9%增加到2015年的45.5%,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并重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来华留学生规模稳定增长,累计接收和培养各类留学生750人次,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10%。学历教育规模保持稳定,学历教育类在籍在校生13400余人。

二是学科专业进入优化升级期。“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实现除军事学外的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全覆盖。获批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主增设2个目录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增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主增设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获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十二五”末,共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4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35个领域(方向)。工商管理硕士获批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由2010年的66个增至2015年的77个。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1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1项、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项目3个。

三是体制改革进入创新突破期。“十二五”期间,学校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师荣誉制度,组织评选年度“教学名师”和“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激励教师投身本科教学。建立多元化的两次选拔和定期淘汰机制,开展国家基地班、学业优秀生、楚才学院等具有学科专长或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学生选拔。共对611名优秀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推荐779 名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其中268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带计划免试攻读“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研究生。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建立本科生合作培养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知名高校修读本科专业课程。成立通识教育学院,构建知识学习和个性修养、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有四个年级10553名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利用有机化工新材料、生物资源绿色转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校内高层次科研平台,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优质条件,建立和完善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建立招生指标分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和就业情况等对学院招生计划进行动态管理。推进学科性学院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育目标考评,突出过程管理,强化学院教学质量主体意识。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毕业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人才培养信息。

四是培养模式进入深度推进期。“十二五”期间,修订实施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课程设置、学分安排、教学环节,突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双学位、第二专业学士学位、专业转换(分流)、提前毕业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每年有400名左右学生获授辅修双学位,有约8%的学生转换到相应的学科专业。全面修订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学术学位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培养。启动“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设立高水平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其中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13项、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77项。设立一学期和一年期学生交换、联合培养、合作办学、海外志愿者、短期游学、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类出国(境)项目30余个,共派遣666名学生出国(境)学习实习。选拔和组织学生参加“湖北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共选派53人赴海外游学。设立研究生游学访学、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项目,共有150余名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联合培养。实施“学生自育工程”,实行校、院、研究生导师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成立湖北大学学业指导中心,建立学风巡查、学业预警等制度。

五是教育质量进入稳步提高期。“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入选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单位,生物学与理论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课程试点建设学科。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0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4项(含研究生5项)。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新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新增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7个。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2项。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3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7项。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8篇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5篇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17篇毕业论文(设计)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获奖率占毕业生总数3%左右。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国际奖3项、国家级特等奖15项、其它省级及以上奖励765余项,获奖人次884,参与学生人数超过8 000人。

六是人才队伍进入有效集聚期。“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利用国家和湖北省政策、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基本建成了结构较为合理、规模适当、素质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师资规模适度增长,专任教师人数由2010年的1004人增至1150人,生师比为20:1。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级职称教师由2010年的464人增至680人,占总人数的59.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2010年的360人增至600人,占总人数的52.2%;非本校毕业的教师由2010年的682人增至906人,占总人数的78.9%;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由2010年的633人增至748人,占总人数的65.1%。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具有国外研学经历的教师由2010年的165人增至346人,占总人数的30.1%。国家级人才项目实现零的突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有1人入选;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0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7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24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3人获评湖北教学名师,1人获评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人被评为校教学名师,38位教师获得校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近百名青年教师参加省、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获奖。完善导师遴选、聘任和招生申请审核制度,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导师数量由2010年的451人增至652人,增长44.6%,其中博士生导师122人、硕士生导师530人;博士生导师中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师92人,占总人数的75.4%。

湖北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核心指标现状

指 标

指 数

办学规模

总规模

25000余人

本科生

17734人

研究生

4762人

留学生(累计)

750人次

成教自考生(累计)

13400余人

学科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5个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6个

专业

总数

77个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个

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6个

省产业计划项目

11个

省英才计划项目

1个

省级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

1个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项目

3个

课程与教材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门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4门

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

2个

国家级规划教材

3部


平台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个

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3个

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1个

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

1个

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7个

教师队伍

国家级教学名师

1人

省级教学名师

3人

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1人

培养质量

本科就业率

92%

研究生就业率

90%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10项

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84项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1篇

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8篇

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5篇

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417篇

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38项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73项

省级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奖励

783项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1.五大发展理念提出新要求。创新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协调发展要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绿色发展要求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厚植良好教育教学生态。开放发展要求加强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和国际化联合培养,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享发展要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经济方式转变产生新需求。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必须认真研究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变化导致的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3.现代科学技术催生新变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课程体系、教学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在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设计方面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应对科技变革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必须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必须创造性地运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教育对外开放提供新渠道。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师生资源和教学资源加速流动,必然伴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和融合。必须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推动对外合作交流,汇聚育人资源,借鉴吸收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培养理念和模式,引进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等教学资源,巩固并发展一批全球化教育项目,探索与国外一流大学新的合作模式。

5.高教发展方式呈现新变化。当前高等教育资源供求关系已经从“短缺”走向“短缺与过剩并存”,正处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折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只有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不断增强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才能提高学校的生源吸引力,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转变。

6.高教综合改革推动新探索。我校是湖北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承担着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内的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同时,学校身处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格局,在招生计划分配、优质生源、校企合作、就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全面竞争态势。学校自身的综合改革以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要求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7.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路径。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有力牵引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8.“双一流”建设带来新机遇。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任务。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应当作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大使命,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制度和文化建设,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和现实的差距,正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绕不过的障碍。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集中体现在“十重十轻”上:培养理念上重科学教育轻人文关怀,教师发展上重科学研究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上重学科利益轻社会需求,培养类型上重学术人才轻应用人才,培养机制上重校内培养轻对外合作,培养模式上重理论学习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质量监控上重事后检查轻过程监督,保障机制上重决策部署轻推进落实。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同向同行,立足优势,直面形势,转化劣势,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学校“提质、进位、百强”目标定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育人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切实落实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同类领先的研究生教育、世界认可的国际教育和社会满意的继续教育,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总体设计,整体谋划。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相关资源,设立项目支撑,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绩效评价,激发各类主体要素的最大效益。制定实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实行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与应用并行、通识与专业并进、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面向。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快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加快发展需要,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契合度。

坚持综合改革,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的转变、标准的建立、质量的监控等方方面面。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学生招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管理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着手,系统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破解制约教育教学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难题,鼓励不同学院、学科、专业争创一流。

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聚集多方创新要素,统筹利用校内校外两类资源,促进学校、企业、社会有机融合,教学、科研、管理有效整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国际教育有序结合,构筑开放、集成、高效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坚持“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协同育人,分类培养”的理念,遵循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以全面发展和适应需求为落脚点、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三点一线”的路径,实现人才培养核心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大力培养敢担当、善作为、能适应、可持续的高端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1.总体目标

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个人品德修养,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起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围绕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配置“双师型”师资,培养一大批管用实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园地。推进“四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双专业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国内名校交流为主要内容的跨专业、跨学科/学位、跨学校、跨国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定数量的多学科渗透、多专业融合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地。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6优”研究生教育,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业人才。

2.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稳定在30 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0 000人,研究生6 000人,留学生1 000人,成教生、自考生3 000人),基本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开拓创新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

学科专业。学科门类实现全覆盖,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增加到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增加到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到9个。本科专业合理布点,数量稳定在80个左右。新增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10个、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10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项目达到5个。

课程教材。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20门、校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85门(含研究生5门)。新增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2个,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50门。开设通识教育品牌选修课70门、研究生网络在线全校公选素质课3-5门、研究生跨学院跨学科通开课10门。国际化课程本科生达到5%、研究生10门。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出版本科生教材50部(含通识教材10部)、研究生教材10-15部。

平台基地。新增国家“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0个,建设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试点班、试验班、基地班、产业班、试点学院)10个,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5个,新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0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20个,新增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0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3个,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实践基地30个。建立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平台,推进网络教育学院建设。

人才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汇聚和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的学术氛围、政策环境和事业平台,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十三五”末期,专任教师总数增加到1 700人,生师比控制在18:1,其中高级职称比例6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比例70%以上。新增国家级人才30人左右、省级人才150人左右;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学名师3-5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5人。50岁以下的教师中,90%以上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具备海外学习或交流经历。聘请外籍专家50余人。

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充分就业,本科生就业率不低于92%,研究生就业率不低于90%,就业质量和满意度高。产生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0项(含研究生10-15项),立项建设校级教研项目230项(含研究生30项),新增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8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0-70篇、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500篇,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0项,获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50项,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奖励1 000项。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结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各阶段各类型协调发展、有机衔接的育人机制,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控制在30000人左右。稳步扩大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十三五”末,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达到20000人,着力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和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到2020年,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6000人,其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比例为1:1,博士研究生中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比例达到50%,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申报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项目,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实现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提高培养国际学生的能力,“十三五”末,吸引1000名国(境)外学生来校接受留学教育、开展学术研究,着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范围,“十三五”期间,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第一线,招收成教生15000人、自考生5000人,着力培养实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办学目标、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就业质量等相适应的招生指标动态调整机制,按需确定每年的招生专业、学位点、导师及人数,招生计划向教学水平高、培养质量好的学院倾斜。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招收学业优秀、具有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和计划,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加强通识教育,推进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实施学生分段、分类培养。优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健全优质生源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硕士生选拔机制,不断提高优质生源率。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提高生源质量和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博士生选拔机制。完善优秀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的选拔措施,逐步提高“硕博连读”比例。探索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注重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3.推动学科专业调整。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构建有效的学位授权点进入退出机制。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增列立项建设,面向国家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新增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统筹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合格评估与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采取“撤一增一”的方式,撤销与学校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强、创新水平不够、培养质量不高、生源严重不足、在读研究生规模小、就业率低的学位授权点,增列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质量好、办学效益高、有助于提高办学水平的学位授权点。强化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导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行业相关专业和服务民生专业。优化提升现有学科专业,理科类专业要注重“科教协同”,把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工科类专业要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校企共建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度发展经、管、法等人文类学科专业,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实务人才。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围绕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教学管理等进行改革。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从2016年起,除基础学科外,上年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于一定比例的专业,列入“预警专业”名单。连续3年列入预警名单的,实行专业退出。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专业发展“三挂钩”,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相应比例的专业,实行调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拓展与国际知名大学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开展专业国际认证,新增完成1-2个专业国际认证。

专栏1 人才结构优化工程

项目1 普通本科大类招生计划

实施本科大类招生,除特殊专业外,按人文类、社科类、理工类、师范类、管理类、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进行招生,一年后再根据专业特质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流,实施学生分段、分类培养。

项目2 研究生优质生源拓展计划

以提高生源质量为核心,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招收推免生工作,不断提高二本及以上生源率。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优秀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的选拔措施,不断提高“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的比例。加快建立以提高生源质量和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博士生选拔机制,在二级教授中实行博士招生“申请-审核”的考核方式,注重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项目3 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与预警退出机制

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根据学位授权点评估结果,采取“撤一增一”的方式,撤销与学校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师资队伍、科研项目与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达不到基本要求,生源质量严重不足、就业率偏低的学位授权点,增列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培养质量好、办学效益高的学位授权点。除基础学科外,上年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于一定比例的专业,列入“预警专业”名单。连续3年列入预警名单的,实行专业退出。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专业发展“三挂钩”,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相应比例的专业,实行调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

(二)加强建设,构筑人才培养支撑点

1.重构各类课程体系。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级课程体系,打造由公共必修课、大类基础平台课、通识核心选修课、暑期实习实践组成的四大课程群。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取向,优化调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类知识等四个模块的核心课程。设置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建立个案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等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性开放课程,在理工科类专业中强化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专业实验课和设计课,推进校企共建实践课程。建立学历教育的学位课程体系。支持教师开设旨在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课程,以及与学校国际交流项目相关的国际语言或非通用语言课程。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设课程、聘请外籍教师授课等各种措施,切实提升英文课的质量和水平。建立3-5个以一级学科(覆盖本、硕、博)为基础,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学位课程体系及相应的全中文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开发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程、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课程。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注重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定期修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与专业学位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启动实施“十三五”“本科教学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推进学位点、专业、模式、课程、教材、师资队伍、质量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成立课程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大力推进“慕课”建设,“十三五”期间,按照建设一批、转换一批、购买一批、共享一批的思路,规划建设80门左右在线开放课程,推出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牵头成立湖北省属高校优课联盟,探索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的有效途径。实施“百门名课工程”,遴选百门通识教育课程、百门专业核心课程、百门创新创业课程和百门实践训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设立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以一级学科基础课为重点,建设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逐步将建设对象扩大到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核心课程、综合素质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建设资源共享课。建立学术英语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完善在线学习模块,扩展研究生在线学习形式,建立丰富的研究生在线学习资源库,不断满足研究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施继续教育精品战略,以建设精品专业、项目和课程为龙头,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立体式特色专业体系和优质课程体系。实施继续教育信息化工程,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建立适应业务多样化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行远程网络教学。推动教学内容更新,建立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实施“百部名教材工程”,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的教材建设,完善教材编写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出系列精品教材。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联合编写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引入课程、教材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瞄准国家级人才和团队项目,培育一批学科专业领军人才、青年教学骨干和高水平教学团队,资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教学团队。加大外籍专业教师引进力度,聘请高质量外语语言教师和若干外教教授专业课程。建成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业务咨询等活动。以学科为基础建立“名师工作室”,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指导。切实发挥教研室、课程组或责任教授等基层教学组织(岗位)作用,促进教师教学从个体走向团队合作。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课,推动业务研讨和经验交流。建立健全“内配外引、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互兼互聘,双向流动。实施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申请审核制,按学术专长进行研究生招收、课程教学资格审核,实现研究领域与人才培养领域相统一。实施“教学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加大教师国外访学研修支持力度,到2020年,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中具有国(境)外经历的人员比例文科提高至60%,理科不低于70%,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荣誉制度和教学激励体系,实施“名师工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70%,扩大“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学名师”奖励范围,设立本科教学“校长特别奖”,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建立教学学术文化,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本科、研究生教学改革和研究,在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在课题申报、团队组建、成果认定、经费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扶持和培育一批立项级别高、研究过程实、研究成果多、推广应用好,能够冲击国家和省级奖的高质量教改项目和高水平教学成果。

专栏2 教学建设奠基工程

项目1 品牌课程建设计划

打造一批通识教育公共选修品牌课程,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总门数稳定在100门左右,课程内容以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目标指向,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体素养和实践技能。大力推进慕课建设,“十三五”期间,按照建设一批、转换一批、购买一批、共享一批的思路,规划建设80门左右在线开放课程,牵头成立湖北省属高校优课联盟。加强非通用语种课程业建设,继续聘请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外籍教师,适时增设俄罗斯语、波兰语、意大利语、德语等课程。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定期修订培养方案,注重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以一级学科基础课为重点,逐步将建设对象扩大到其他课程。建立研究生教材编写激励机制,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理论严谨、结构合理、体例统一、文字精炼,具有比较广泛适用性的研究生教材。教材能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优秀成果,跟踪世界最新科学研究方向,反映新知识、新成就,采用有益和有效的新经验、新方法体系,重点资助出版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课程教材。

项目2 教师教学荣誉制度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名师工程”,扩大“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学名师”奖励范围,设立“教学特别成就奖”,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启动实施《湖北大学教师教学特殊业绩津贴实施办法》,对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平台等建设项目,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及教学获奖、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进行一次性奖励。建成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业务咨询等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旗帜效应。发挥教研室、课程组或责任教授等基层教学组织(岗位)作用,促进教师教学从个体走向团队合作。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课,推动业务研讨和经验交流。加强教学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到 2020年,我校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中具有国(境)外经历的人员比例提高至80%,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项目3 国家级教学成果引导与培育计划

遵循问题导向、特色培育、协同培育等基本原则,组建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制定系统可行的培育方案,持续推进培育项目的教学实践,扩大培育项目影响力,全面总结培育项目的重大成果,提炼方法、提升理念、形成理论。“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孵化10项有显示度的校级教学成果,力争获得15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教学成果奖励体系。

(三)创新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多元化

1.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遴选建设10个左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培养一批求知欲望强烈、学术兴趣浓厚、发展潜质较大,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能在相关行业崭露头角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国家文理科基地班、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湖北省试点学院、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等精英人才培养特区建设,重点探索楚才学院“新书院制”培养和管理模式。实行“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小班化教学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个性化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国际化培养主要通过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设立“英语+”双学位教改实验班,举办国际名师讲座和国际学术论坛,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化培养视野与路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完善“十年树人计划”机制,将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作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实施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案和相互衔接的课程设置,着力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2.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依托湖北省“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积极参与“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重点培养行业骨干人才。“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推进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面向市州县培养中小学优秀教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开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领域改革试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建设一批产业性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培养一批优秀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建设一批区域性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优秀新闻人才。探索以突出职业导向为特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产学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推广案例教学并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继续教育差异化竞争战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

3.交叉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链,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加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允许学生跨学科。大力推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小学期制和自由选课制,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试点,为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和立体化发展空间。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培养,鼓励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支持学生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鼓励本科生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探索实行研究生跨学科、跨导师的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建立跨学科课程选修平台,为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提供条件。鼓励条件成熟的学院、学科采用导师组指导模式,充分发挥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的优势。支持两个学院联合招录、培养研究生。健全专业学位“双导师”指导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博士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体系,加强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和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搭建跨学科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强化跨学科科研能力训练。

专栏3 培养模式创新工程

项目1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遴选建设10个左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培养一批求知欲望强烈、学术兴趣浓厚、发展潜质较大,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能在相关行业崭露头角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开展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重点培养行业骨干人才。利用学校学科综合齐全优势,把跨学科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研究项目有机结合,依托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开辟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结合。

项目2 十年树人计划

建立完善“3+2+4”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入选十年树人计划的学生按照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两年(本科四年级和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衔接、合并培养)、博士研究生四年的连读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项目3 继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领域试行“入学注册制”,并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校特色资源优势,自主设置招生办学专业。完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学习成果互认(含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和学分银行建设,实行纵向衔接(不同的学历层次)、横向沟通(不同的学历教育形式),保证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四)改进方式,扩大人才培养开放度

1.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推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师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班授课率。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原则,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融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交互式、合作式、体验式、案例式等为一体的方式方法。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创设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打造“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引入慕课教学方法,推行“翻转课堂”,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必修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推广案例教学并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推进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考核,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学有所获。

2.推进人才联合培养扩大人才培养的社会参与度,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开放的培养格局。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建设学科和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组成教师队伍。建立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机制,鼓励教师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优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推进寓教于研,将科研项目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把科研环境和最新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内容、运用于学生创新训练,安排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以行业为指导,以学科专业为纽带,组建人才培养战略联盟,举办对话合作论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3.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扩大在校生出国(境)渠道,基本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途径的学生海外学习、交流、实践体系和具有我校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扩大交流生比例,设立出国留学专项基金,选送更多优秀学生到合作学校进行交换学习。以中外合作办学为项目依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出国(境)学习常态化。以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依托,鼓励更多优秀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派遣更多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科技竞赛、出国研修和合作研究,重点选送优秀博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依托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及国家汉办各类教学项目,扩大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派遣规模,其学制最多可延长2年。依托省教育厅“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扩大资助比例,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进行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训。依托湖北省教育自费留学服务中心,开发在校大学生海外短期游学项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企业奖学金或者海外实习实践机会。建立与学生海外访学经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课程衔接、学分认定、学籍管理等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到2020年,本科生在校期间具有海外访(游)学经历的人数比例达到5%,研究生在校期间具有海外访(游)学经历的人数比例达到5%。扩大留学生规模,依托省教育厅针对“一带一路”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斐济留学生的专项奖学金项目,加大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和湖北省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招生力度做好招生宣传。到2020年,留学生总数达到1000人,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5%,学历生比例不低于30%,基本形成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留学生规模和结构。

专栏4 培养方式改革工程

项目1 “互联网+教育”建设计划

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创设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打造“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引入慕课教学方法,推行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研究、启发、探索、讨论的参与式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

项目2 协同育人计划

推进科教融合,鼓励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课题、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工作、运用于学生创新训练,安排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进校企结合,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以行业为指导,以学科专业为纽带,组建人才培养战略联盟,举办对话合作论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进校地联合,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社会适需型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进一步扩大与地方政府的联合力度,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确定人才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开展校地合作培养,培养人文素养深厚、学科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够终身学习的卓越教师。

项目3 国际化/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新生中遴选30-60人,进行国际化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两种及以上外语,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组织人才、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人才。

(五)强化实践,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

1.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加强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验教学公共平台,建成理化、工科、生物、农医、信息、人文社科等实践教学大类平台,构建专业全覆盖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积极推进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型精密实验仪器向本科生开放,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科研,打通本科生早期接受科研训练的通道。依托企业、行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统筹推进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遴选一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紧密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和科研实践平台,通过优化培养方案、细化知识体系、建设特色课程和改进教学方式等举措,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依托学校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园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系统推进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改革。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以专业技能为主线的“三四五”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实验、园区实训、企业实习三类实践教学点,构建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综合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四个实践教学层次,提升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五项实践能力。改革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建立校、省、国家、国际四级竞赛实训管理与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各级各类竞赛;组织开展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学科性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训练。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精神养成,着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狠抓实践教学效果考核。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教学、实训、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融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探索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在专业总学分中设置4个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其中课堂教学2学分、实践教学2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允许将学生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社会调查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休学创业或边学习边创业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创新实践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实施创新创业弹性学制,适当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在校生创业,经学校评估,可在原有学制基础上最多延长4年。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研究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及创业模拟等活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遴选支持100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进程,以基金项目、基地项目、实验室项目、委托项目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并在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专栏5 实践创新训练工程

项目1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计划

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训基地,创建“湖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形成“创业通识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短期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孵化+创新创业研究”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设立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项目实践区,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服务。结合学校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园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实现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向创业孵化项目转化。

项目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融合,探索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贯彻到教学各环节,包括全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考核评价等。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每年遴选支持100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进程,以基金项目、基地项目、实验室项目、委托项目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组织专业教师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建立涉及全部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科研导师,进行立项研究。

项目3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

建立校、省、国家、国际四级竞赛实训管理与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各级各类竞赛;组织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六)完善制度,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

1.健全质量监控体系。领导班子定期专题研究教学工作,领导干部经常听课查课,落实人才培养相关政策与措施,及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修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开展教学检查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加大教学事故处理力度。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制订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与评价标准,扩大学位论文抽检范围。建立稳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产出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完善教学督导员和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实行两级督导和多级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机制,坚持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制度和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审核评估,每年发布《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作为学院招生计划、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毕业生信息的采集、统计和分析,作为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的依据。改进质量评价方式,研究制订不同类型、层次和类别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切实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优良校风。

2.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任务驱动、质量监测、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深化教学管理职能转变,综合运用制度、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等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能监测、可衡量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各关键点的过程控制。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加强科学规范管理,系统梳理和及时修订学生管理的有关政策文件,特别是涉及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加强移动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咨询评议作用,参与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选好配强教学管理队伍,开展教学管理干部业务素质培训。强化学院质量主体意识,推动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教学管理权限。鼓励和支持学院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自主招录选拔优秀学生,自主聘用专兼职教师,自主确定教学考核评价与薪酬分配办法,自主开展毕业和学位审核。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大学工”理念,积极构建学生工作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大学生“三观”养成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舆情调研、学生德育工作特色基地创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加强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以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思想教育为契机,切实增强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等仪式教育的育人实效。以增强吸引力、唱响主旋律为目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生社团、艺体活动、学术活动等“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作用。以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为切入点,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建立标准、提高素质为核心,深入实施“辅导员职业发展助推计划”,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完善班主任工作机制,确保班主任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和建设。以“教育教学优化、咨询服务专业”为标准,稳步推进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需和动力为目的,巩固和扩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自育工程。以学风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学业预警、谈心谈话、重点帮扶等工作制度,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考风考纪教育等,使学校学风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专栏6 培养质量保障工程

项目1 本科教育质量保障计划

完善教学督导员和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两级督导和多极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机制,实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示制度和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教学评价,注重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每年发布《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作为学院招生计划、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导师、就业指导部门、校友会、用人单位等多途径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跟踪,加强毕业生信息的采集、统计和分析,作为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的依据,意见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符合度的依据。

项目2 研究生质量管理强化计划

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优化研究生教学督导员和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加强教学督导。改革质量评价机制,研究制订不同类型、层次和学科类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力度,畅通分流渠道,完善淘汰机制。

项目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与完善大学生事务管理,以学生主体性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学生自育体系,创新推进“核心价值引领、综合素质提升、卓越主体培育、资助精准帮扶、学生服务保障”等五大工程;以心理健康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自我养成教育为抓手,全面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行为素质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审议批准重大措施,部署推动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建立部门分工负责与交流合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能和任务分工,细化方案,落实举措,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项目安排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支持。

(二)加大支持力度整合教学资源,增强面向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功能;加强资金筹措,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学校经费优先满足教学需要,“十三五”期间,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用于本科、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建设。出台《湖北大学教师教学特殊业绩津贴实施办法》,对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平台等建设项目,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及教学获奖、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进行一次性奖励。

(三)强化监督检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进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把各项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要点的落实完成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加大问责力度,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并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单位绩效奖励挂钩。

(四)营造良好氛围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聚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凝练先进办学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一流本科建设,营造领导重视教学、教师潜心教学、制度激励教学、政策倾斜教学、投入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舆论导向教学、人人关心教学的教学文化氛围。

湖北大学”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核心指标

指 标

指 数

办学规模

总规模

30000人

本科生

20000人

研究生

6000人

留学生

1000人

成教自考生(累计)

15000人

学科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0个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50个

专业

总数

80个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3个

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

10个

省产业计划项目

10个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项目

5个

课程与教材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4门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5-20门

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

2个

国家级规划教材

3-5部

平台基地

国家“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

2个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10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5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个

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10个

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10个

省级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

3个

教师队伍

国家级教学名师

1-2人

省级教学名师

3-5人

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3-5人


指标

指数

培养质量

本科生就业率

92%

研究生就业率

90%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15项

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10项

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8篇

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60-70篇

省优秀学士论文

500篇

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50项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00项

省级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奖励

1000项


版权所有2017湖北大学   联系电话:88663890   电子邮件:jwc@hubu.edu.cn 邮编: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