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网上评价工作共评价课程1458门次,全校14个院(系)被评教师744人。此次学生评价教学质量优、良、合格率分别占7.5%、91.7%、0.8%,学生评价优秀率较高的院(系)有:历史文化学院(16.2%)、体育学院(15.4%)和商学院(10.1%)。 
◆ 我校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历经8天,共设考场1342个,参加考试学生达60237人次,各学院(系)共派出监考老师2686人次。根据视导员的考场评估记载:本次不合格考场9个(生命科学学院1个、体育学院1个、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3个、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3个、历史文化学院1个),占考场总数的0.67%;违纪学生16人,占参考学生数的0.03%;监考老师违规9人,占监考人数的0.34%。视导员一致认为: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场安排合理,考风严谨,组织有序;学生考试诚信度有了很大提高,违纪人数大幅下降,本次考试的考风为历次最好。 
◆ 为了有效保证我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务处加强教研项目管理,对2001—2004年度获得省、校两级立项资助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 
2001—2004年度获省、校两级立项资助的教研项目总计126项,其中省级项目43项,校级项目83项;已到结题时间和未到结题时间但已申请结题的项目共79项,未申请结题的项目47项。在申请结题的79个项目中,已按要求提交结题验收表、结题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的项目49项,相关材料提交不全的项目17项,未提交任何结题资料的项目13项。在未申请结题的47个项目中,已按要求提交进展表、进展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的项目11项,相关材料提交不全的项目有33项,未提交任何进展材料的项目3项(其中一项的项目负责人因出国访学已提交情况说明书)。针对此次检查情况,学校要求,凡未交清材料的项目负责人须在规定时间内补交材料,已到结题时间而需要延期的项目须提交延期申请报告,未提交任何材料的项目将在交清验收材料之前终止资助。 
◆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同行教师及管理人员听课情况统计 
| 
 单位名称  | 
 听课人次  | 
 单位名称  | 
 听课人次  |  
|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97  | 
 文学院  | 
 21  |  
| 
 外国语学院  | 
 28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76  |  
|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 
 85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25  |  
| 
 生命科学学院  | 
 35  | 
 资源环境学院  | 
 50  |  
| 
 体育学院  | 
 21  | 
 历史文化学院  | 
 7  |  
| 
 教育学院  | 
 91  | 
 商学院  | 
 97  |  
| 
 哲学系  | 
 14  | 
 艺术学院  | 
 18  |  
| 
 校教学视导组  | 
 510  | 
 机关  | 
 103  |    
◆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未参加评教学生人数统计 
 
| 
 学    院  | 
 学生总人数  | 
 未参评学生人数  | 
 百 分 比  |  
|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893  | 
 59  | 
 6.6%  |  
| 
 文 学 院  | 
 1260  | 
 112  | 
 8.9%  |  
| 
 外国语学院  | 
 919  | 
 82  | 
 8.9%  |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1302  | 
 167  | 
 12.8%  |  
|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 
 1356  | 
 155  | 
 11.4%  |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1185  | 
 56  | 
 4.7%  |  
| 
 生命科学学院  | 
 1038  | 
 77  | 
 7.4%  |  
| 
 资源环境学院  | 
 311  | 
 6  | 
 1.9%  |  
| 
 体育学院  | 
 762  | 
 117  | 
 15.3%  |  
| 
 历史学院  | 
 450  | 
 22  | 
 4.9%  |  
| 
 教育学院  | 
 588  | 
 36  | 
 6.1%  |  
| 
 商 学 院  | 
 2313  | 
 193  | 
 8.3%  |  
| 
 艺术学院  | 
 230  | 
 19  | 
 8.3%  |  
| 
 哲 学 系  | 
 108  | 
 14  | 
 12.9%  |   
  
教学视导组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按 语】我校教学视导组常务副组长余克庆老师近日执笔撰写了该学期视导组工作总结。该总结不仅概括了视导组该学期所开展的工作,描述了课堂教学基本状况,更集各位视导员工作体会之大成,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理性分析并重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这些思考与建议客观务实,既切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又反映了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本期《教务简讯》予以刊发,意在提请各教学单位和有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研究、改进。 
本学期教学视导组的中心工作是协助学校及院(系)做好本科教学整改的进一步推进和日常教学运行规范化工作。根据《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的要求和常规教学程式的需要,本学期视导员主要进行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听课等形式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巡视与过程监控;二是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教学专项检查及评审工作;三是开展《对湖北大学教学秩序综合治理研究》课题的调研且初步明确了学风建设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全体视导员尽心尽力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学期通过全面落实本科教学整改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教师规范教学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学风进一步好转,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下面主要谈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应切实得到保障 
迎评期间,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保障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转是全校上下的共识且能自觉落实到行动之中,保证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迎评转入整改阶段,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发生偏移的迹象,表现在安排工作时不一定是教学工作优先,造成调课、换课、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本身也不一定都有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少数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责任感和事业心。这些现象的发生虽然有受到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指标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等因素影响的原因,但必须引起重视,确保教学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永不动摇。 
二、青年教师应得到具体的关怀和帮助 
我校青年教师总体状况良好,普遍具有高学历,知识面广,求学上进,大多有搞好教学的良好愿望,且有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情况相当不错。但他们毕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于从课桌到讲台的突变难以适应,迫切需要有人帮他们一把,送他们一程。然而,目前他们所处的环境却使他们难以得到这种及时的关怀和援助,往往要靠自己孤军奋战、摸索前进。致使总有一部分人仍不清楚如何备课,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不知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有效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组合。究其原因,一般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方法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在统一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采取有一定形式的切实的帮助是很必要的和值得研讨的。同时建议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最好不要急于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待经过了常规教学方式的摸爬滚打后再使用,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三、采用多媒体与双语教学境况不佳 
从统计资料看,我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门次占总门次的50%以上,应该说数量不少,其中也不乏质量较高的课件。但总体说来,境况不佳,课件质量不高,使用效果不尽人意。问题不在于多媒体技术手段本身,也不在于教师的热情高低,而是由于单靠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难以制作出成套的高水平课件,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走出这种困境,要专门研究,拿出高招。至于外出参赛则可组织专门研制队伍,制作参赛课件。 
双语教学境况更差,利用双语教学的课程门次只占课程总门次的2%,有一半的院(系)未采用双语教学。这与我校作为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地位不太相称,也与当今时代要求不相符。应当采取鼓励、扶持、培育的方针,让其生根、开花、结果,不能让其自生自灭。双语教学需要老师、学生与教材等多方面的条件,确实有困难,但不是完全不可行,可以在基础较好的各类基地班先期试行,然后向条件好的本科班推广。这不单是为政绩创数据,更关系到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及就业状况,关系学校的社会地位。 
(执笔人:余克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