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工作简讯--第7期(总第88期)
时间:2007-09-18  来源:  供稿人:教务处办公室   审稿:   浏览:
教学工作简讯--第7期(总第88期)
新闻作者:教务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9-18


教学管理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听课情况反映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全校上下开展了广泛的听课活动。截至学期末,教务处共收到听课记录表1281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校领导、校视导员听课情况

1.校领导听课19门次;

2.校视导员听课616门次,人均44门次。

二、学院听课552门次。

三、校机关及直属部门中层干部听课94门次。

***********************************

教学运行

本学期,我校300个本科专业班级共开设课程1900门次,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763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82名,90%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都承担了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合理调配教育教学资源,严格控制教学班规模,本学期小课堂数明显增多,一百五十人以上的课堂数为零。各学院严格按照《课程表》的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生课堂纪律良好,教学秩序井然。

但是,开学两周以来,教学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个别不和谐行为。经查,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别有两名教师私自请人代课、上课迟到。这一行为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被认定为三级教学事故,学校已对事故责任人给予了相应的处理。希望全校教师引以为戒,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杜绝各类教学事故的发生。

***********************************

人才培养

911,校长吴传喜主持召开了楚才计划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楚才计划实施的有关工作。

吴校长强调,实施楚才计划是学校在现阶段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升华既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需要,是学校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切实举措。他说,要实现国内知名、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必须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素质拔尖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实施楚才计划,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探索并构建具有湖北大学特色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引领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全面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探索经验和营造文化氛围。他希望各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该计划的实施,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希望各学院以实施楚才计划为契机,积极思考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形成与楚才计划相呼应的人才培养格局。

陈祖兴处长向会议报告了实施楚才计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楚才计划的构成、实施原则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委员们对楚才计划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楚才计划的实施不仅赋予了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实际内涵,而且还将进一步凸现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规模效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

***********************************

教学研究与建设

200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立项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于82829日在我校召开。会上,来自省内高校的16名评审专家对今年申报省级教研立项的项目进行了评审。教研立项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以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注重研究方案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评审主要从所申报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可行性和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结果将于近期公布。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07年湖北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和本科品牌专业立项建设名单,我校《大学英语》、《教育学》、《会计学》、《高等代数》等4门课程被评为2007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2007年度省级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

***********************************

实践教学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于936日举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各高校广泛参与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重要赛事之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的训练以及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和制作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校十分重视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建立了电子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精心选拔参赛队伍,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暑期集训,最终推荐12支队伍参加了比赛。目前比赛结果尚待揭晓。

***********************************

教学视导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视导组工作总结

本着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的理念,结合我校2007年教学工作要点,我们着重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考察了全校通识教育课的教学现状;二是分别了解了各级精品课和优质课的建设情况;三是分头巡视了各学院2007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和答辩的现场。现就本学期我们关注的三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供教学工作参考。

一块正在开垦的黑土地

本学期我们集中考察了全校通识教育课的现状,也是首次进入考察的一块教学领地,我们认为,这是一块正在开垦的黑土地。

1、课程门类已初具规模

全校现可开出的通识教育课程达116门,任课教师达120人,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已具相当规模,是我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我校师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实现的平台,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目前,一批时代应用类、法制道德规范类、科技艺术类、健身保健类及文化传承类的课程已在这块黑土地上茁壮生长,显示出一片生气盎然的景象。

2、课程结构需适当整合

由于各学院所开出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是从各学院实际或教师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出发的,难免在学科基础上或教学水平上良莠不齐,不一定对口素质教育应该涉及的知识门类。我们认为学校应在此基础上,有规划地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既保护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又引导向适当规范的轨道,逐步形成我校通识教育自身的完整体系,形成可传承的通识教育文化。此事既要有心操办,但又只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3、课堂氛围靠讲授魅力去营造

从我们接触到的情况看,担任通识教育教学的老师绝大多数是相当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不错的。但由于课程的通识性和公选性,加上准业余性,难免因学生来源各异,目的不一,素养不同带来课堂秩序较乱的现象。迟到早退,看书看报,各行其事,悠闲自在已是通识教育课堂的一道特殊风景线。据了解其他高校也大多如此。我们认为,这是由通识教育课本身的性质和公选的形式带来的特殊现象,想用行政手段和组织纪律去约束,恐怕不一定凑效,用管理“超市”的模式去管理“夜市”未必可行。这就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之。可行的途径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讲授魅力去吸引和征服授众,自然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场精心打造品牌的持久战

了解我校精品课的后期建设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二。精品课程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希望。积极培育和适时申报精品课程是完全必要的,但后期建设更为重要,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创一流本科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本科教学,一流的本科教学,必须有一流的品牌专业和课程支撑,打一场精心打造品牌的持久战乃是我们创一流本科教育的战略需要。

1、精品课程基本情况尚好

全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20门,省级优质课7门,校级优质课16门。这是我校多年来累积的宝贵财富。是各学科发展的支柱,也是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学的台柱。本学期,我们以协助组织公开课的形式,集体考察了精品课和优质课。总体上情况尚好。任课教师大多业务扎实,态度认真,效果良好,名实相符。各学院在培育精品,申报精品工作上积极热情,且工作卓有成效。

2、形成品牌仍需精心打造

目前,我校精品课有待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后期建设要跟上,要持久。具体而言,课堂教学需从知识传授层次向用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提升;课程团队建设尽量让其与申报团队相符,改变后继乏人和名不符实的现象;团队成员应加强沟通和研讨;精品课应努力建设自己的精品教材,创新教学手段。精品课后期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仍需精心持久地打造。

一个必须面对的冲击波

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环,担负着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与能力,培养锻炼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任务。本学期,我们分头巡视和参与了2007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和答辩工作。总体感觉,撰写工作进展不平衡,规章条文不适应社会变化,质量有下滑的苗头。

1、学科之间进展不平衡

从全校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情况看,偏实验性的学科情况好于偏理论性的学科。其原因可能由于偏实验性的学科指导教师往往有相关的课题作支撑,较好解决了学生选题、师生交流及经费支持的问题,学生可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完成自己的论文(设计),出现综述性论文或下载论文的现象相对少一些,而质量较好,体现创新性的论文(设计)可能多一些。一些偏理论的学科,或由于教师自身课题少或无课题,或有课题但由于其前沿性,以本科学生的基础知识难以参入,致使学生撰写和教师指导都有为难之处,出现综述性论文甚至下载过关现象就在所难免。这种现象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是否根据不同学科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因科制宜、或重于思维方式、或重于实际动手能力、或重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探索各自的规律。

2、规章条文应适应社会情况的变化

学校在迎评期间制订了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的详尽条文,各学院虽有不同看法,但也还是努力执行。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增大,随之考研热也不断升温,这在时段上与毕业论文(设计)撞车。从常性来看,必然是毕业论文(设计)让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从时间与精力上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得不到保障,但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本身刚性不强,自然使学校的规章条文形同虚设,虽明知是搞形式,走过场,但还不得不接受,因为谁也无力阻挡或回避由求职和考研带来的冲击波。学校能否针对当前不能回避的社会冲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用学年论文,学期论文作平时积累,分散集中撰写的压力,或将学生编入课题组活动,借助研究生的力量完成论文等等办法去改善当前面临的困境,遏制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苗头。

(执笔人:余克庆)

相关附件下载
没有相关附件或者已被删除!

版权所有2017湖北大学   联系电话:88663890   电子邮件:jwc@hubu.edu.cn 邮编: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