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教学运行情况
本学期开学一周以来,教学活动运行秩序良好,课堂教学运行平稳正常。
一、教务处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前到教学楼检查师生出勤情况,检查过程未发现一位教师迟到,学生到课情况良好,但仍存在迟到现象。
二、开学第一周(周四、周五),全校课程总共调课33次,与往年同期调课次数基本持平。教学异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老师外出进修或因病承担不了原安排教学任务,临时调整任课教师,并相应调整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
(二)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学活动因存在特殊教学要求而调整较多。
三、跨院系互开课程任课教师选派工作开展比以往顺利,但国际教育学院由于执行计划落实时间较晚,相关学院在为国际教育学院选派任课老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听课情况公布
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按照《湖北大学听课制度》的要求,开展了广泛的听课活动。截至学期末,教务处共收到听课记录表 1228 份,具体听课情况统计如下:
一、学校视导员、校领导、机关中层干部听课(共673 门次):
1.校视导员听课573门次,人均36门次。
2.校级领导听课24门次。
3.机关中层干部听课76门次
部 门 |
应听课
门次 |
实收到听课表(份) |
部 门 |
应听课
门次 |
实收到听课表(份) |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关党委 |
8 |
2 |
人事处 |
6 |
1 |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 |
4 |
3 |
规划建设处 |
6 |
|
党委组织部 |
4 |
2 |
教务处 |
8 |
30 |
党委宣传部 |
4 |
1 |
科技处 |
4 |
2 |
党委统战部 |
2 |
|
社会科学处 |
4 |
4 |
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武装部 |
12 |
4 |
研究生处 |
6 |
3 |
保卫工作部(处) |
6 |
6 |
财务处 |
4 |
2 |
离退休工作部(处) |
8 |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2 |
2 |
校工会 |
6 |
2 |
审计处 |
4 |
2 |
法律顾问室 |
2 |
2 |
后勤保障处 |
8 |
8 |
二、各学院听课(共555 门次):
单位名称 |
听课门次 |
单位名称 |
听课门次 |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54 |
文学院 |
16 |
外国语学院 |
57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78 |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
64 |
化学化工学院 |
30 |
生命科学学院 |
31 |
资源环境学院 |
14 |
体育学院 |
23 |
历史文化学院 |
21 |
教育学院 |
47 |
商学院 |
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艺术学院 |
61 |
哲学学院 |
27 |
|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视导员工作报告
本学期教学视导工作重点是以各级各类精品课和优质课为龙头,以公开课为平台,以各院系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务处直接组织和各院参与配合下,本学期公开课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效明显。为如何发挥精品课和优质课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做了积极且有借鉴意义的探索。
充分发挥精品课的辐射作用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精心打造,我校已有一大批国家、省和校三级的精品课和优质课。如何进一步开发这批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学期,教务处就此进行了探索。在教务处直接计划和组织之下,成功组织了几场公开课,利用公开课这一传统的平台,展示了部分精品课的魅力。各院系相继跟进,组织了一系列各有特色的公开课。组织者准备充分,讲授者全力以赴,课堂精彩纷呈,各课特色各异,参加者积极踊跃,评议热烈衷恳,切实展现了精品课和优质课的“精”与“优”,体现了它们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如由教育学院、物电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资环学院组织的公开课,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参与广泛,特色鲜明,评议热烈,受益面广,示范辐射作用明显。
公开课本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研究形式,现仍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学研究的实用形式。组织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展示精品课、优质课的魅力,辐射它的能量。或利用这一平台展示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以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或通过这一平台展示推广某些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的运用,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实验探索的引领等等。只要目的明确,组织精心,特色鲜明,均可达到预期目的。但切忌不能把公开课当成任务指标去完成,走走过场,应付差事。那种既无同行,也无同头课教师参加,也不评议或只让几个视导员礼节性的议议的公开课当然不会有什么意义。除了各院系组织一定的公开课外,教务处可以以全校性的公开课为对象,通过组织公开课,探讨同一门课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何把握共同又带有区别的原则,让学生各得其所。现在,有的共修课同一门课,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学生采用同一本教材授课,利用同一份试卷考试的做法是值得商榷和研究的。
如何解开“三超班”这个扣结
近年来,随着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发生波动,产生一些不正常或不习惯地现象。三超班就是一例。所谓“三超班”是指班上人数超多或超少,负荷超载的现象。
当某教师因科研究需要外出或进修深造,或具高级职称在一年内已跟本科学生上过一门课而不愿再上等等原因而不能安排任课,教学必须礼让,剩下的办法只有合班,于是超大班便就此诞生(指80人以上)。哪怕是理科或数学这类公认需要慢推细磨的功夫课也得用麦克风大喊大叫。且不论什么教学效果,就是教学秩序也难以确保,说话睡觉,玩手机看小报,老师管不了,至于作业如何做如何解就可想而知了。
当院系按原教学计划安排一些选修课时,老师辛苦准备一场,开始有几个人,可慢慢只剩三五人,有时甚至只跟1个上课。怎么办?不开选修吧,学生知识结构缺乏,开吧,无人来上。人少了不开也不行,老师得工作,学生想上的不能亏待,于是超小的迷你班得以生成而且一撑到底。暂不论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师工作量之间的不平衡,关键是教学计划成了名不符实的空头支票,从计划上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知识缺失后劲不足。何故?学生说,学分已满不想再上,找工作就业第一,能拿到毕业证就行。怎么办,无可奈何!
当学校面对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时,大四的学生找工作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为适应这一变化,学校教学计划必作相应调整,大四前必须将课程基本结束。明知四年学制缩为三年也无力回天。计划的课都得上,于是一学期出现千门课左右的超负荷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超负班也就应时而生。这种超负班在大三尤为突出。结果是,老师上课走马灯,学生听课头发昏,社会就业压力大,学校自身没办法。
“三超班”,超大、超小、超负,单凭学校发禁令看来不行,怎么办?如何解开这个扣结?物电学院为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新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分别为就业和考研需要而开,尽管也不理想,但毕竟在为解开扣结而探索,应值得称道。
新的动向值得关注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08级试行分层教学视见成效。09级实施机考,触动很大。引发了上机热,提高了动手能力,减轻了教师大量阅卷之苦。
2.面对新生往往在专业上发生心理障碍,物电学院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门开设了一门由6位教师共同联手担任的新课“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各位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容和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
3.体育学院针对教学缺乏共同研究的现象决定恢复教研室,并赋予教研室新的职能和内容,得到老师们的支持和认可。
4.本届毕业生教育实习推出了学生对口顶岗上课,原任教师脱产进修培训的新模式。
2010年3月1日
|